谭德兴,男,出生于1968年3月,湖南麻阳人,教授,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,并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。现为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国《诗经》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、贵州省学科评议组专家、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、贵州古典文学会副会长。
研究领域
《诗经》学、出土文献、中国文学批评史、地域文学与文化。
二、科研成果
(一)专著:
1.汉代《诗》学研究,贵州人民出版社,2003年7月
2.宋代诗经学研究,贵州人民出版社,2005年5月
3.近代贵州的儒学与文化,贵州大学出版社,2009年9月
4.贵州历代著述考(经部),贵州大学出版社,2015年5月
5.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研究,文物出版社,2017年9月
6.先秦文学专题研究,贵州大学出版社,2018年9月
7.近代儒学与文学——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,中华书局,2020年12月
(二)论文:
1.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与汉四家诗,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2期。
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1998年第6期转载
2.《齐诗》“四始五际”与汉代政治,贵州文史丛刊,2000年第5期。
3.《通典》所收张衡《疏》之作者辨证,复旦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。
4.《齐诗》诗学理论新探,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。
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1年第11期转载
5.论《诗》学与两汉辞赋观的发展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
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3年第7期转载
6.什么是《诗经》的文学研究—关于经学与文学关系之思考,贵州文史丛刊,2003.03
7.试论《诗经》之色彩话语及其文化意蕴,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3.04
8.试论程颢程颐的《诗》学情性观,湖南文理学院学报,2003年第5期
9.《诗经》人物新论,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3年第4期
10.论欧阳修《诗本义》的文学思想,贵州教育学院学报,2004年第1期
11.论魏晋南北朝经学与文学之互动,北方论丛,2004年第2期
12.试论先秦时期的“南音”北传,贵州大学学报,2004年第2期
13.论王柏《诗疑》的文学思想——兼论南宋后期经学与文学互动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3期
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4年第10期转载
14.论宋代楚辞观的新发展,衡阳师范学院学报,2004年第5期
15.《诗经》与周代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,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4期。
16.论鸟卵生人神话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(香港)新亚论丛,2006年第1期。
17.论郑珍文学创作的经学化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3期。
18.从道光《思南府续志》看清代贵州妇女的贞节观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3期。
19.论《诗经》之方位话语及其文化意蕴衡阳师院学报2006年4期
20.论“以意逆志”的理论阐释、实践操作及问题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5期
21.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儒学之发展,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。
22.从光绪《铜仁府志》看近代的贵州妇女,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。
23.论两汉时期的图书藏馆建设及其影响,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。
24.论郑珍对日本《古文孝经孔氏传》之辨伪,遵义师院学报2007年第4期。
25.宋代金文著述引《诗》论略,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
26.贵州方志艺文志编纂体例之嬗变及其文学意义-兼论史学与文学之互动中国地方志,2008年第8期。入选该杂志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选集。
27.论《乐记》的成书及其材料的时代特征,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
28.从《诗经》与铜器铭文看中国文学批评思想的萌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
29.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萌芽问题研究述略,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
30.从后羿形象之演变看中国历史神话化,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
31.论周代铜器铭文中的文学批评思想,贵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
32.从甲骨卜辞看殷商时期的诗乐活动,淮阴师范学院学报,2009年第3期
33.清代金文著述与《诗经》研究,湖北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2年第1期。
34.论咸丰《兴义府志》中的竹枝词,贵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。
35.论《孔子诗论》情性观,武陵学刊,2011年第1期。
36.论郭店竹简的《诗》学批评,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2年第1期。
37.试论共工神话传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毕节学院学报,2011年第10期。
38.尹珍籍贯与行迹新探,《中国语言文学论丛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2年2月。
39.从《诗经》看西周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及影响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
2012年2月。
40.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——论清代贵州妇女的诗歌创作,贵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
41.明清诗歌与黔东古驿道,文史天地杂志纪念贵州建省600周年特刊2013年1月。
42.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,中国大学教学,
2013年第12期。
43.试论山东青铜乐器铭文的诗乐批评思想,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14年第1期。
44.从道光《平远州志》看近代贵州方志艺文志编纂的儒学色彩——兼论儒学与史学互动,中国地方志,2015年第10期。
45.论黎汝谦《夷牢溪庐文钞》的儒学思想——兼论近代儒学与文学互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15年第3期。
46.论明清时期贵州经学家与经学著述的地域分布及成因,贵州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5年第3期。
47.晚清时期贵州的儒学教育及影响,教育文化论坛,2015年第6期。
48.从神话研究看中国现代文学观之嬗变——以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述为例,贵州师范学院学报,2015年第1期。
49.吴国青铜乐器铭文与季札的诗乐思想,武汉理工大学学报(社科版),
2016年第6期。
50.论郑知同诗文创作的儒学内涵,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,2017年第1期。
51.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的儒学教育及其影响,教育文化论坛,2017年第3期。
52.载酒东篱下,花香澹欲仙——论路秀贞及其《吟荭馆遗诗》,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,2018年第5期。
53.南音北传与先秦时期的文化交融,诗经研究丛刊(第二十九辑),2018年7月。
54.贵州历代诗刻的文化内涵与文学意蕴,贵州社会科学,2018年第11期。
55.论宦懋庸诗文创作的儒学内涵,贵州大学学报(哲社版),2019年第1期。
56.晚清湘人入黔与贵州的政治及文化发展,湖南科技大学学报,2019年第2期。
57.《放马滩秦简》乐学文献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学批评意蕴,中国文学研究,2019年第3期
58.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培养,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6期
三、主编教材:
1.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(诗经精读),贵州大学出版社,2010年8月
四、主持科研项目:
1. 主持2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“冷门”“绝学”与国别史等项目“湘黔滇古驿道贵州段石刻文献整理与研究”(19VJX101)。
2.主持2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“先秦乐学出土文献汇编集释”(17ZDA250)
3.主持贵州省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孔学堂国学单列课题“贵州方志艺文志整理与研究”(17GZGX11)
4.主持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近代儒学与文学: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的研究”(项目编号13BZW104,结项证书号:20192899)
5.主持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批评思想研究”(项目编号07BZW007,结项证书号:20121669)。
6.主持2008年度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“贵州历代著述考”(黔省专合字[2008]21号)
7.主持2005年度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“近代贵州的儒学与文化”(黔省专合字[2005]187号,验收证书:黔省专验字[2008]11号)。
8.主持2011年度贵州省教育厅硕士点项目“民国时期的神话学研究”。
9.主持200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青年项目“近代贵州地方志中的文学思想”。
五、负责学科与专业建设项目
1.2008贵州省级精品课程“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”,本人为项目组织者和主要成员。
2.2008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“汉语言文学”,本人为项目组织者和主要成员。
3.贵州省第七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,本人为项目组织者和主要成员。
4.2010年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,本人为该学科点负责人。
5.2013贵州大学品牌重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,本人为负责人。
6.2017年贵州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“汉语言文学”,本人为负责人.
7.2019年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“汉语言文学”,本人为负责人。
六、获得的荣誉与奖励
1.2007年8月,获贵州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。
2.2008年8月,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(排名3)
3.2009年9月,荣获贵州省首届青年创新人才奖。
4.2009年9月,获贵州大学优秀科研特等奖。
5.2010年7月,获贵州省直高校十佳教职工党员。
6.2011年9月,获第三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
7.2016年6月,获第二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
8.2017年11月,获贵州大学首届研究生“我心目中的好导师”(提名奖)
9.2018年12月,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。
七、主要教授课程:
(一)本科生课程:
《中国古代文学》、《贵州地域文学与文化》
(二)研究生课程:
《诗经》研究、《神话研究》、《两汉经学与文学》、《出土文献研究》
《贵州地域文献研究》